环境集团持续强化创新引擎,打造科技型企业
今年以来,环境集团持续强化创新引擎,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突破。上半年建成两大市级科研平台,斩获3项发明专利,主导编制发布2项行业标准。通过聚焦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服务两大方向的技术创新突破,公司逐渐从单一的固废处置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科技型企业转变。
搭建多维度创新平台矩阵
环境集团已建成“泸州市企业技术中心”,与下属子公司兴泸环保公司共同构成“双企业技术中心”矩阵。同时,环境集团与重庆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共建“泸州市专家工作站”通过市科协评审。
至此,环境集团已初步构建了“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泸州市企业技术中心”“泸州市专家工作站”组成的科研创新平台矩阵。
突破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环境集团形成了环境工业工程关键技术,获得了“用于渗沥液收集池的阻水隔臭装置”“用于好氧反应池的泡沫液位监测装置”两项发明专利,技术成果通过了四川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评审登记,该运行维护关键技术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处理及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发电效率提升1%,垃圾压缩转运设施单位处理成本15元,厨余垃圾吨处理成本降低10元。
环境集团开发的“厨余垃圾热冷激处理堆肥技术及应用”核心技术,获得了“一种用于有机源土壤调理剂生产杂质筛分装置”一项发明专利,建成2吨/天厨余垃圾资源化中试生产线,开发了1项新产品土壤调理剂,产品指标优于《有机肥》NY/T 525要求。
通过以上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环境集团取得了《厨余垃圾热冷激处理堆肥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等两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取得了3项发明专利,获得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在能源资源化及环境服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加强。
主导标准体系构建行业话语权
环境集团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牵头编制发布了《垃圾发电厂渗沥液处理系统检修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2817、《垃圾发电厂飞灰低温处理技术规范》DL/T 2934等多项行业标准。
接下来,环境集团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围绕住建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泸州市中试平台等创新平台搭建,不断完善创新平台体系,持续发力突破垃圾发电自身运营瓶颈,提前布局固废资源化工作不断谋求技术话语权。